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国际信息 > 咨询建议 >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

这是发生在1982年的我国第一起劫机案,因为历史原因而尘封多年。1990年,有关部门对此案做了有限报道,直到今天,当年劫机案的详情,英雄们与歹徒在空中较量的惊险过程还鲜为人知。

1982年7月30日,乌干达陆军少将率军事代表团访华,50258号“子爵”专机执行本次任务,将客人从上海送至北京,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“八一”建军节庆典活动。

“子爵”号原产于英国维克斯飞机公司,曾多次作为中 央首长的专机,飞赴世界各地,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停在中国航空博物馆的“子爵”号

专机机组人员共8人,机长蓝丁寿,为空军某部中队长,驾驶员张景海,为空军某部副中队长。其他机组人员分别是:领航长王贵峰、领航员刘铁军、通信员唐全兴、机械师庄永春、电气师房加林及乘务员郭灵。

正、副两位中队长亲自驾机,足以见得国家对此次飞行任务的重视。

30日上午9时12分,“子爵”号滑入跑道,直飞蓝天。

20分钟后,飞机到达常州上空。此时,客舱里欢声笑语,我陪同人员正与乌干达军事代表热烈地交谈着,气氛十分愉快。

谁也没有注意到,一个身影悄悄离开座位,闪进了驾驶舱旁边的卫生间。

驾驶舱里,领航员刘铁军认真地在飞行日志上记录着飞行的高度、方位、航速、气流变化等数据。

忙完后,他像平时执行飞行任务一样,起身推开舱门,准备到后舱通讯室向地面报告飞机的飞行状态。

驾驶舱里,张景海和蓝丁寿二人像往常一样专心驾驶着,偶尔就飞行情况进行简单交流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蓝丁寿在执行飞行任务

与此同时,前舱洗手间的门缝里,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驾驶舱门。他看到刘铁军打开舱门走进通信舱,便迅速冲进驾驶舱,“咔嚓”一下从里面把门反锁。

听到锁门声,蓝丁寿下意识地想回头看,但还没等他回头,头上的耳机就被人粗暴地拽下来扔在地上。伴随着“哗哗”地倾倒液体的声音,一股刺鼻的汽油味在舱里蔓延开来。

张景海回头一看,闯入驾驶舱的是一个身穿短袖衬衣的青年,只见他一手持枪,一手拿汽油瓶在地上和张、蓝二人身上倒着。倒完汽油,他把瓶子一扔,掏出打火机,用枪顶着蓝丁寿的后脑勺,恶狠狠地吼道:“别动!现在航向150,飞往台湾桃园机场,谁敢捣鬼我就打死谁,不然点着了汽油,大家全都完蛋!”

有人劫机?张、蓝二人心头一紧,仔细看时,不禁大吃一惊,怎么会是他?!——劫机者竟是负责外宾安全的保卫干事郑延峰!

在所有机组人员和乘客中,郑延峰是唯一被允许持枪登机的,他是早有预谋,还是临时起意?

短暂的紧张过后,蓝丁寿和张景海平静下来。蓝丁寿有丰富的飞行经验;张景海也经过专业训练,多次执行重要的飞行任务,二人均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。

他们清楚,如果处理不当,惊扰到机舱里的外国代表团,不仅大家有生命危险,而且有损国家声誉,给国家造成严重的国际影响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退休后的蓝丁寿将军

二人对视了一下,用默契的眼神互相鼓励对方:要沉住气,稳住歹徒再相机行事。

此时的歹徒却平静不下来,反而由于高度紧张,说话声音有些发颤:“飞150度,到台湾桃园机场!”

蓝丁寿瞟了歹徒一眼,只见他紧靠在着驾驶舱门,面带杀气,紧盯着飞机仪表盘,丝毫不给他们搞“小运作”的机会。

看到二人不动,歹徒枪口一抬,对蓝丁寿喊道:“快转变航向!”

显然,这种情况下的任何反抗行为,都会带来机毁人亡的后果。

蓝丁寿点了点头,转动罗盘旋钮,把航道转向150度,只见飞机慢慢掉转方向,向台湾方向飞去。

驾驶员与地面联络主要靠耳机,蓝丁寿的耳机已被郑延峰拽掉,无法进行联络,而张景海的耳机却还戴在头上。

趁飞机掉头,发动机噪声大,歹徒 转移注意力的间隙,蓝丁寿低声向张景海说:“赶紧通知地面!”

张景海也在一直在找机会。他轻轻点一下头,通过耳机轻声汇报:“飞机被劫持。”

接着,他又用内部通话系统小声通知机组:“前面出事了!”后舱通信员唐全兴闻讯大惊,马上回答:“收到!”

张景海声音虽小,却还是被歹徒发现了“小运作”,他用枪指着张景海,呵令他取下耳机。

至此,驾驶舱与外面的联络被完全切断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“子爵”号客机

飞机在飞行期间,机舱内外有气压差,歹徒一旦狗急跳墙开枪,极有可能使飞机爆炸解体,给飞机和乘客带来无法预估的危险。

出于这方面的考虑,蓝丁寿悄无声息地推动驾驶杆,将飞机高度3700米下降到3000米,同时打开机舱释压系统,解除飞机增压。

蓝丁寿明白,歹徒既然知道去台湾要飞150度,说明他事先做了功课。如果自己稍有不慎,都可能引起他的警觉和攻击。

但时间在一点一点流逝,如果不尽早采取行动,飞机真飞到海上,将更难扭转局面。

蓝丁寿在找调整航向的机会。

由于天热和紧张,歹徒站在舱门口不停地流汗,蓝丁寿也一直用余光注意着他。他看到因为自己是机长,歹徒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身上,而较少关注张景海。

趁歹徒抬手擦汗的一刹那,蓝丁寿迅速把罗盘转换开关拨到张景海那边,使张景海由副驾驶成为主驾驶。

蓝丁寿仍假装在操纵着飞机,并对张景海低语:“往西南飞。”

张景海心领神会,在飞机穿过云层的间隙,以不明显的坡度将飞机慢慢转向215度。而歹徒在蓝丁寿面前的仪表盘上看到的,则还是150度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50258“子爵”号客机

航向偏移了,可如何制伏歹徒,解除危险呢?飞机已被劫持了十多分钟,越往后拖,危险就越大。

果然,歹徒很快从自己的指北针上发现航向不对。他气恼地叫道:“怎么回事?马上往东南飞,快转过去,不然打死你们!”

蓝丁寿骗他说:“空中和地面不一样,你的指北针在地面管用,在驾驶舱里被磁场一干扰就不准了,不信你看,罗盘上明明就是150度嘛!”

歹徒看了看罗盘,又看看自己的指北针,没再表示异议,估计是相信了蓝丁寿的话。

稳住了歹徒,二人又在寻思着如何能一招制敌。

蓝丁寿和张景海都是1.80米以上的大高个,为便于施展手脚,他们暗暗做着与歹徒最后一搏的准备:蓝丁寿先是打开自动驾驶仪,让飞机处于自动飞行状态;张景海也把机舱通风系统打开,让汽油能尽快挥发;随后,二人悄悄解开安全带,解锁座椅,将座椅一点一点地往后滑动,以便可以起身对付歹徒。

一切准备就绪,二人交换了一下眼色,等待绝地反击的机会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张景海将军

驾驶舱内高度紧张,后舱机组人员也心急如焚。

第一个发现情况不对的是领航员刘铁军。飞机起飞后,他按程序向地面汇报飞机位置,返回驾驶舱时发现舱门被反锁。

透过舱门,他看到歹徒在持枪威逼蓝丁寿,还闻到了一股汽油味。他马上意识到有人劫机。

刘铁军没敢声张,快速回到通信抢,找到安全员王贵峰,把驾驶舱里的情况告诉了他。

王贵峰是一名老党员,也是经验丰富的领航长。他一面让电气师房加林去客舱清点人数,一面把机组人员召集到一起商量解决办法。

清点的结果让他们大为吃惊,歹徒竟然是带枪的保卫干事!

这时,通信员唐全兴也收到了张景海的通报。

唐全兴马上向上级汇报了歹徒劫机的情况。北京很快来电,要求飞机向北、向西飞行。并希望他们能勇敢沉着地和歹徒作斗争,粉碎歹徒阴谋,保证飞机和外宾的安全。

机组人员经过商讨,最终准备了三个方案:

一、密切注意驾驶舱里的动静,随时准备配合驾驶员行动;

二、一旦歹徒出来,立刻干掉他;

三、如果里面发生搏斗,大家就冲进去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记者采访蓝丁寿将军(左一)

王贵峰又将情况单独向陪同外宾的国家外事局沈副局长作了汇报。

沈副局长震怒了,攥紧了拳头,这位当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红军战士,嫉恶如仇。

他问王贵峰:“需要我做什么?”

“暂时不需要,您只管照顾好代表团,一切由我们机组来安排。”王贵峰答道。

随后,大家分头行事:

王贵峰和房加林各拿一把救生斧,守在驾驶舱门两旁,紧盯着舱内动静;唐全兴守在电台旁边,时刻保持着与地面和上级的联络;庄永春观察着飞机发动机的工作状况;刘铁军观察航向变化,并告知唐全兴,让地面掌握飞机的位置。郭灵协助沈副局长服务好客舱内的外宾。

外宾和陪同人员对劫机事件一无所知,依然愉快地交流着。沈副局长久经战争的考验,面对危局仍面不改色,与外宾侃侃而谈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停在中国航空展览馆的“子爵”号

郭灵才22岁,却已是入伍3年的老兵了。她从知道劫机后的紧张,转而变得沉着镇静,不动声色地为宾客服务。

她看到代表团团长坐得比较靠近前舱,怕歹徒万一冲进来危及到他的安全,就微笑着告诉团长:“今天气流大,飞行不太稳,后舱座位有安全带,请您移到后面可以吗?”团长愉快地接受了建议。

应外宾的邀请,郭灵还唱了一首《北京的金山上》。愉快的歌声在机舱飘扬,暂时缓解了机组人员的紧张。

女孩子毕竟心细,郭灵想着应该把这件事记录下来,万一大家不幸牺牲,得让家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

她找来一只清洗袋,把事情写在背面,放进一只咖啡盒,然后把盒子放到了食品柜里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左起:蓝丁寿、张景海、王贵峰、刘铁军、唐全兴、庄永春、房加林、郭灵

再看驾驶舱内,歹徒还是很紧张,一会儿看看表,一会儿向舱外张望,一脸的急不可耐。

飞机已被劫持近半个小时,按这个时间和150度的航向计算,现在应该在大海上空了。蓝丁寿知道,歹徒看不到大海就会起疑心,万一他狗急跳墙怎么办?必须在他发现航向不对之前制伏他。

此时,舱内刺鼻的汽油味淡了,地面的积液也挥发殆尽。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环境上,都到了非动手不可的地步。

蓝丁寿和张景海对望了一下,他们用眼神告诉对方:“该动手了!”

可找什么机会动手呢?

蓝丁寿突然有了主意。他向歹徒喊道:“我们没去过台湾,没有航线,得先研究一下。”说着,他把地图拿到操作台上,故意凑到张景海那边。

两人假装在商量着航线,说的却是怎么动手。

“他离我们远,得先把他引过来夺下手枪,不然太危险。”蓝丁寿说,“歹徒的枪离我近,他过来后,你抱着他的头,我夺枪。”

张景海点点头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空军颁发给英雄们的奖章(正面)

因为噪音大,歹徒在后面听不清他们在讲什么,还以为真在讨论航线呢。

二人刚商量完毕,蓝丁寿突然看到飞机前面有一片水域,他知道那是黄山和九华山之间的太平湖。

但这对他们来说,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。蓝丁寿转头向歹徒叫道:“看,到海边了,你过来看!”

听说到了海边,歹徒面露喜色。

张景海趁机拿起地图,身体稍稍直起,用手指着图上的一片海洋对歹徒说:“你看,就是这里,我们到海上了。”

其实歹徒一直在计算着时间,他也觉得快要到了,急忙向前凑了过来,想从二人中间去看大海。

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,此时不动手,还待何时!

张景海上身暴起,双手猛地抱住歹徒的头,使劲向怀里带;蓝丁寿则死死抱住歹徒的右手,要把枪夺下来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空军颁发给英雄们的奖章(背面)

二人均已离开座位,与歹徒厮打在一起。歹徒右手紧握手枪不放,连开数枪。

郑延峰毕竟是受过特种训练的武装保卫人员,搏击能力和反应速度超乎常人。虽然一动手就处于被动,但蓝、张二人一时还真制服不住他。三个人在狭小的驾驶舱里翻滚着、厮打着。

听到枪响,王贵峰正要抡斧头砍门,却听到“呯”地一声,门从里面被撞开了。

三人从门内摔出来后还在地上扭打着。三人都是大高个,又都穿着白色短袖衬衣,加上舱内地板上光线很暗,又扭打在一起,一时让人很难分清楚谁是谁。

王贵峰看着激烈搏斗的三人,着急地大喊:“哪个是?”

蓝丁寿和张景海同时回答:“底下那个!”二人说着,下意识地把头闪向一边。

只见寒光一闪,王贵峰一斧子下去,歹徒当场丧命。

蓝丁寿抬手看了下表,已经10点零6分,从歹徒闯进舱内到结束战斗,整整33分钟!而搏斗时间还不到2分钟!

歹徒毙命了,蓝丁寿和张景海只感觉浑身无力,手和腿还在微微颤抖。

二人来不及休息,迅速回到岗位上,对飞机各系统进行检查,将飞机恢复到正常行驶状态。

精神一松懈,张景海感觉到了自己右腿的麻木无力,还隐隐有一丝疼痛袭来。他低头一看,发现右腿的制服裤上有两个枪眼,右腿中了1枪,被子弹贯穿,所幸未伤到骨头和神经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张景海将军

蓝丁寿关切地对他说:“你抓紧时间去包扎下,我来驾驶。”

看到张景海受伤,蓝丁寿也低头检查自己身上,才发现自己前胸和腹部的衣服上也有枪眼,好在没有伤到身体。

搏斗中,歹徒在舱内一共开了6枪,其中1枪打到张景海,其他几枪打在设备和机舱壁上,但未造成严重后果。

当歹徒毙命、“子爵”号恢复正常飞行的消息传来时,空军首长和指战员们松了口气。首长指示,“子爵”号在南京降落,将张景海送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尽全力抢救,并安排另一架专机飞往南京迎接外宾。

10分钟后,“子爵”号在南京机场降落,张景海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。

外宾们对飞机转飞南京的真正原因全然不知。在到达南京机场前,郭灵微笑着向外宾解释:“由于天气原因,飞机要在南京稍作停留。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,又是我的家乡,有南京长江大桥,还有夫子庙、秦淮河……”

听了郭灵的介绍,外宾纷纷表示要领略一下南京的风光。代表团团长风趣地说:“小姐,我们游览一下你的家乡,你愿不愿意做我们的导游啊?”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 

调查发现,郑延峰劫机前做了充分准备,他事先窃取了大量国家机密文件,并将这些文件放进公文包带上飞机,意图劫机后献给台湾。

“子爵”号机组反劫机成功,既保护了国家财产,又保证了国家机密的安全。

3天后,空军首长安排专门飞南京,迎接“子爵”号机组的英雄,张景海也被送往北京空军总医院继续治疗。

8月2日上午,空军在北京西郊机场隆重举行了数千人参加的欢迎仪式。司令员张廷发、政治委员高厚良等首长亲自到场慰问,称赞他们是大英雄,为国争了光。

1982年8月,“子爵”号50258号机组被授予“反劫持英雄机组”荣誉称号;蓝丁寿、张景海、王贵峰被授予“反劫持英雄”称号;庄永春、刘铁军、房加林、唐全兴、郭灵各荣获记一等功一次。

1982年,中国劫机第一案:飞行员与持枪歹徒生死对决33分钟

 

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,我国出现过多起驾机叛逃台湾事件,而“子爵”号劫机案是建国后第一起劫机大案。

事实证明,驾机叛逃者大多没有好下场,劫机的郑延峰则命毙当场。

机组人员在案情突发,又没有应对经验的情况下,能冷静地操控飞机,稳住歹徒,最终将其除掉,可谓英雄风范,大智大勇,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